关爱母婴健康,消除“艾梅乙”母婴传播
发布时间:2024-09-11本文来源: 感染科
分享到:
什么是“艾梅乙”?
“艾梅乙”是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的简称,主要通过母婴传播方式感染宝宝,导致流产、早产、胎儿生长受限、胎儿畸形、死胎和出生缺陷等,严重威胁母婴健康。但只要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积极的行动,便可消除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,为下一代创造健康美好的未来。
为什么建议所有孕产妇孕早期要检测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?
从艾滋病防控来看,经研究表明,在没有任何干预情况下,儿童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约为30%,经有效干预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减少至2%以下甚至更低。妇女怀孕后,第一次产前检查同时进行HIV检测,可以及早得知艾滋病感染状况、可以知情选择妊娠结局、可以及早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措施等等。
从梅毒防控来看,在妊娠任何阶段,梅毒螺旋体均可通过胎盘,也可通过产道将梅毒传染给婴儿。孕妇发现感染梅毒应及早到正规的医疗保健机构接受规范(全程、足量)的治疗,所生婴儿出生后根据检测结果可进行预防性治疗,以减少宫内和产时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。
从乙肝防控来看,怀孕过程中,携带乙肝病毒(HBV)的孕妇可能将HBV传播给子女,主要包括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(宫内感染)、生产时和生产后受到感染(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)。
认清了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
和母婴传播的关系。
再次倡导,
一定要做好孕前和孕早期检测。
早检测,早干预,
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!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